董事長介紹

董事長 - 李蔚華先生

李蔚華1969年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 1971年赴美留學,1974年獲得克薩斯州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 1979年在休斯敦創辦《美國新聞》週報,1984年改為日報。經過十餘年的努力經營,現已發展成為包括《美國新聞》、《華盛頓新聞》、《芝加哥時報》、《亞特蘭大新聞》、《達拉斯時報》、《波士頓新聞》及英文《美亞新聞》和美南華語電視公司在內的美南報業傳播機構,任董事長。 1984年榮獲全美傑出青年獎。曾被休斯敦市長任命為該市公共電視委員會委員,並被推選為休斯敦中華總商會主席。 1992年入選《美國企業家名人錄》。

我們不但要求生存,也要成功,we look to succeed,not to survive。
在自由社會的美國,有絕對選擇自己行業之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選擇最有興趣之工作是成功之先決條件。
簽名

董事長專題文章

休士頓國際區戰略發展計劃
休士頓國際區戰略發展計劃
《休士頓國際區戰略發展計劃》一、基礎建設與城市設計目標: 提升區域環境品質,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化都市形象。具體行動:• 街景提升: 改善人行道、照明與景觀設計,尤其在 Bellaire Blvd.、Beechnut 及主要幹道,建設更安全、整潔、適合步行的街區環境。• 門戶美化: 在主要出入口設置具有特色的“歡迎來到休士頓國際區”拱門、旗幟或多語言電子顯示屏,強化區域認同與視覺識別。• 公共交通優化: 與 METRO 公交系統合作,改善候車亭設施、增設多語路線指引與地圖,提升通達性。• 智慧城市升級: 建設公共 Wi-Fi 熱區、監控系統及節能照明,打造智慧、安全的現代城區。二、經濟與商業發展目標: 推動多元化商業繁榮,吸引全球投資與創新創業。具體行動:• 中小企業孵化器: 建立多元文化創業中心或共享辦公空間,爲移民與少數族裔企業家提供創業支持與資源。• 國際投資合作: 與各國領事館、貿易辦事處及商會合作,引進來自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企業與資金。
2025-10-29 115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當今世界,風雲詭譎,戰火與對立的陰影依舊籠罩在地球的角落。中美兩國,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與政治力量,其關係的冷暖不僅牽動著雙邊命運,更影響著全球的和平與繁榮。中美若對立,世界便難以安寧。貿易鏈斷裂、科技壁壘、地緣衝突……這些都將使人類共同的進步被分裂的牆壁所阻隔。唯有理解與合作,才能開啟共贏之路。中美若和解,不僅意味著兩個大國的妥協,更象徵著一種文明的成熟與世界的理性。能源、氣候、醫療、科技、文化……每
2025-10-28 294
我們的後院失火了
我們的後院失火了
我們的後院失火了——糧食補助中止為社會帶來災難我們的後院再度失火了。這一次,火不是從遠方燒來,而是從政府的一紙公告點燃——「糧食補助將於下週停止。」這句話冷冷的、簡短的,卻足以讓千萬個家庭陷入驚惶。美國農業部(USDA)在聯邦政府停擺的陰影下宣布:若資金無法及時恢復,十一月起,全國的 SNAP 糧食援助將暫停。對於那些依賴補助維持三餐的家庭而言,這不只是政策的改變,而是一場生活的崩塌。在德州休士頓的超市裡,一位母親蹲下身,數著掌心的硬幣;在食物銀行門外,一位老人裹著風衣靜靜排隊;在學校餐桌上,一個孩子打開午餐盒,只剩下一片麵包。這些畫面,正逐漸從個別的故事變成集體的現實。糧食補助的中止,不僅讓最弱勢的一環斷裂,更撕開了整個社會的裂縫。飢餓不只是生理的空洞,它會變成心理的焦躁、家庭的撕裂、甚至社會的動盪。當最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障,談什麼繁榮?談什麼自由?更令人憂慮的是,新的法案正在擴大「工作要求」條件——據估計,將有超過兩百萬人失去補助資格。這意味著,更多低薪勞工與老年人會
2025-10-27 241
德州小鎮之鄉村音樂
德州小鎮之鄉村音樂
德州小鎮之鄉村音樂瓦沙哈琪,德州午後今午隨同德州州農業廳長米勒,一同前往位於達拉斯以南的小鎮——Waxahachie。這裡正舉辦一年一度的鄉村嘉華年會。車子
2025-10-25 381
我們寄望中美元首會晤
我們寄望中美元首會晤
我們寄望中美元首會晤中美關係正處於競爭與合作交織的關鍵時刻,全球矚目的元首會晤,成為世界期待穩定與對話的象徵。近年來,從貿易摩擦到科技競爭,兩國之間的緊張不斷升高,而這次會晤,或將為動盪的國際局勢注入一絲和緩的契機。人們寄望這場會晤,首先是希望雙方能釋放穩定信號。即使無法立刻簽署重大協議,只要兩位領導人能在鏡頭前展現理性對話的姿態,市場信心與國際秩序的穩定都將受益。其次,若能在部分議題上取得進展——例如貿易合作、技術交流、軍事溝通機制的恢復——也足以為兩國關係注入新的可能。然而,我們也清楚,這場會晤並非萬靈丹。台灣、南海、科技封鎖等核心問題仍是難以跨越的鴻溝。中美雙方的國內政治壓力與選舉考量,也讓這場會談更像一場外交試探,而非全面突破。儘管如此,對全球而言,能對話總比對抗好;能握手總比對峙強。倘若這場會晤能開啟一條穩定、理性的溝通之路,無論對台海安全、國際貿易,還是全球治理,皆是一道珍貴的曙光。在不確定的時代,我們寄望這場會晤,不僅是兩國領導人
2025-10-24 588
德州農產品與世界餐桌連結起來
德州農產品與世界餐桌連結起來
德州農產品與世界餐桌連結起來自從德州農業廳長米勒授予我「名譽廳長」的榮譽稱號後,我們正以更堅定的步伐,投身於推廣德州農業產品的行列。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要把德州豐饒的大地與世界的餐桌連結起來。美南新聞集團肩負著傳播與推廣的使命,我們希望透過媒體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德州的農業之美,了解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優質產品。從綿延的牧場到金黃的麥田,從乳香四溢的牛奶到鮮嫩多汁的牛肉,德州的風土與勤勞的農人共同構築出一幅壯麗的畫卷。而如今,這幅畫正要被推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Southern News Group Joins The Promotion Of Texas Agricultu
2025-10-23 546
川普明年初將訪問中國
川普明年初將訪問中國
川普明年初將訪問中國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在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會晤時表示,他已接受中國方面的邀請,計畫於明年初訪問中國大陸。這將是他重返白宮後最受關注的外交行程之一。川普指出,此次訪問旨在「推動中美之間更具建設性的對話」,並強調兩國有許多共同利益需要合作。他的表態標誌著在經歷多年的緊張與對立後,中美關係可能迎來新一輪的調整與互動。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此行不僅具備外交象徵意義,也可能與貿易、科技及全球安全議題相關。中方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接待安排與會談議程。President Trump To Visit China Early Next Yea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nounced that he has accepted an invitation from China and plans to visit the Chinese mainland early next year. The trip is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losely watched diplomati
2025-10-22 661
美南新聞集團與休斯敦城市大學攜手
美南新聞集團與休斯敦城市大學攜手
美南新聞集團與休斯敦城市大學攜手共同開啟AI時代的教育新篇章在這個人工智慧重塑世界的嶄新時代,教育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更是一場心靈與未來的啟程。今日,美南新聞集團與休斯敦城市大學在美南媒體中心攜手舉辦合作啟動儀式,正式開啟AI電腦課程的教學。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交流,更是一場跨越世代與文化的心靈對話。在明亮的媒體中心大廳裡,滿懷理想的學生與嘉賓齊聚一堂,見證這一歷史性時
2025-10-21 775
新主席鄭麗文之挑戰
新主席鄭麗文之挑戰
新主席鄭麗文之挑戰鄭麗文接掌國民黨主席,象徵藍營新世代的崛起。然而,她上任之初所面對的,不是掌聲,而是一連串嚴峻考驗。首先,是整合派系、重建信任。國民黨多年內耗、世代矛盾與地方分裂,已削弱整體戰力。她必須以誠信與智慧化解對立,使黨重新凝聚共識。其次,是重塑形象、革新體質。藍營被視為保守僵化,如何吸引青年、擁抱新科技與新世代議題,成為她能否帶領政黨轉型的關鍵。再者,是兩岸路線與國際定位。在局勢緊繃的台海之間,她需堅守和平與主權的平衡,既不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者,也不成為被犧牲者。最終,是選戰布局與政權重建。2026 與 2028 的大選將是她領導成敗的試金石。唯有重建策略與民意連結,國民黨方能重返舞台。鄭麗文的挑戰,不只是領導一個百年政黨,更是帶領藍營走出迷霧、再度贏得人民信任的歷史考驗。The Challenges Facing Chairwoman Cheng Li-wenCheng Li-wen’s ris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Kuomintang (KMT) mark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2025-10-20 670
秋至感言
秋至感言
秋至感言秋意漸濃,風裡的涼意帶著歲月的味道。樹影在午後的陽光下微微泛 黃,像時光在輕輕訴說——又一個季節,正緩緩翻頁。這樣的時候, 心也會靜下來,看著天邊的雲在變,聽著風穿過樹梢,彷彿每一陣風 都藏著一段回憶。一年又將近尾聲,許多故事已經寫下,許多願望還在路上。回望來時 路,或許不盡完美,但每一步都真實地印在生命的土壤裡。秋天讓人 懂得收斂與思考,也提醒自己:有些東西該放下,有些情感該珍惜, 有些夢該繼續追。秋光不語,但萬物皆懂。那是一種成熟的靜謐,一種歷經風雨後的柔 軟。於是我明白——歲月不只是流逝,更是一場靜靜的成長。 Reflections on Autumn’s ArrivalThe air has turned cooler, carrying with it the fragrance of time. In the soft afternoon light, the trees glow with a hint of gold—like pages of a long story turning once again. At moments like this, the heart grows still
2025-10-18 553
中美貿易額在銳減中
中美貿易額在銳減中
    中美貿易額在銳減中在全球經濟風雲再起的2025年,中美兩國的貿易額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今年前九個月中美雙邊貿易總額約為四千二百五十八億美元,同比下降超過十五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對美出口下降近十七個百分點,進口則下降十一個百分點。這一降幅,既是數據的波動,更是全球格局重組的映照。五十五年前,當中美打開接觸之門,貿易往來被視為橋樑;而今,這座橋正被關稅、政治與供應鏈轉移的浪潮所侵蝕。從美國方面看,拜登政府延續對華關稅政策,甚至在關鍵產業上加碼制限;從中國角度,出口管制與內需壓力並存,企業正被迫在成本與市場之間重新尋找平衡。這不只是統計數字的冷漠起伏,而是全球供應鏈的重新編碼。越南、墨西哥、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成為替代產能的承接者,“中國+1”策略正在成為跨國企業的常態選項。從洛杉磯的港口到深圳的碼頭,貨櫃船上的貨物正在改變方向,新的商業地圖正被重繪。然而,中美貿易額的銳減,也暴露出雙方經濟體內部的隱憂。對中國而言,出口仍是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撐,一旦外需萎縮,轉型壓力倍增
2025-10-17 675
中美經濟大戰有解嗎?
中美經濟大戰有解嗎?
中美經濟大戰有解嗎?  在全球經濟格局動盪的今日,「中美經濟大戰」幾乎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從貿易戰、科技封鎖,到供應鏈重組與金融制裁,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牽動著世界的神經。那麼,這場持續多年的經濟角力,究竟有沒有「解」?一、結構性的矛盾:力量轉移與制度衝突  要理解中美經濟對抗的根源,必須回到權力格局的變化。中國在過去四十年間,以驚人的速度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在製造、科技、基礎設施與金融領域逐步接近甚至挑戰美國的領先地位。對美國而言,這不僅是貿易順差的問題,更是一場權力的轉移與秩序的動搖。  美國的焦慮不僅來自經濟數字,也源於制度與價值觀的差異。中國的國家主導經濟與西方自由市場體制迥異,對「公平競爭」與「規則」的理解也完全不同。這種深層結構的矛盾,使中美之間的摩擦不再僅僅是關稅或技術問題,而成為體制競爭的縮影。二、技術與供應鏈:競爭的主戰場  在今日的國際政治中,科技即權力。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中國實施晶片禁運與高科技出口限制;中國則以「自主可控」
2025-10-16 670
美國政府還在局部關閉中
美國政府還在局部關閉中
美國政府還在局部關閉中當前,美國聯邦政府正陷入全面停擺的僵局。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凌晨起,由於國會未能在預算案上達成共識,聯邦資金正式到期,政府運作陷入中斷。這場停擺,既是一場政治角力的延續,也再次凸顯了美國政治分歧的深層裂痕。一、停擺的導火線導致此次政府關閉的核心原因,源自於國會兩黨在聯邦預算與支出優先順序上的分歧。共和黨與民主黨就醫療補貼、邊境安全經費、教育資助與國防預算等議題僵持不下。由於眾議院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過臨時撥款法案(Continuing Resolution),聯邦政府失去了資金來源,進而導致停擺。政治觀察人士指出,這並非單純的預算爭執,而是一場關乎政策方向與政治權力的博弈。雙方都試圖藉由「關門施壓」來爭取民意支持,卻讓全國陷入行政停擺的困境。二、停擺的影響範圍此次停擺波及面廣,影響深遠。根據聯邦人事管理局(OPM)資料,約有九十萬名聯邦僱員被迫休假(furloughed),另有數十萬人雖繼續工作,卻暫時無薪。多數非「核
2025-10-15 850
中美必須合作,拯救世界
中美必須合作,拯救世界
中美必須合作,拯救世界在這個風起雲湧的世紀,人類文明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戰爭的陰影尚未散去,疫情的創傷仍在癒合,氣候的異變與科技的失控更如警鐘長鳴。地球的每一次脈動,都在提醒我們——這個星球再也承受不起分裂與仇恨。歷史的啟示:從對抗到共生過去一百年,中美兩國走過了不同的道路。中國從貧困到崛起,美國從強盛到反思。兩國的故事,既是競爭的篇章,也是相互成就的歷史。當中國的製造力遇上美國的創造力,當東方的智慧與西方的制度對話,世界因此受益——科技進步、貿易繁榮、文化交融。歷史早已證明:中美不是對手的命運共同體,而是地球未來的雙重脊樑。現實的挑戰:人類共同的危機今天的危機,不再分國界。氣候變遷正在改寫地圖;人工智慧可能顛覆倫理;戰爭的火焰仍在歐亞大陸閃爍;移民與貧困的浪潮正動搖社會的根基。這些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自解決。中美若陷入對抗,將拖累全球的和平與發展;唯有合作,才能為地球贏得喘息的機會。合作的願景:理性與信任的重建中美的合作,應超越利益的交換,而成為文明的契約。兩國應在氣候
2025-10-14 641
榮獲「美國環球獎」感言
榮獲「美國環球獎」感言
榮獲「美國環球獎」感言— 拉丁社區晚會見證族裔團結與共同榮耀 —今晚由拉丁社區盛大舉辦的頒獎晚會上有幸榮獲「美國環球獎」(America Global Award),以表彰我們多年來在促進亞裔與拉丁裔社區合作、推動多元文化交流及社會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頒獎典禮現場氣氛熱烈,來自政商界與多個族裔社團的領袖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份跨越文化與族裔的榮耀時刻。「我非常榮幸能接受來自拉丁社區的這份肯定。這不只是屬於我個人的獎項,更是屬於所有為多元文化、社區共榮而努力的朋友們。我們都是美國夢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共同相信希望、奮鬥與包容。」多年來我們以媒體為橋樑,推動亞裔與拉丁裔之間的
2025-10-13 656
館長風波再起
館長風波再起
图片来源:中央社館長風波再起近日,台灣知名網紅、健身館「成吉思汗」創辦人——館長陳之漢,再次陷入輿論風暴之中。由於他在直播中怒嗆總統賴清德,甚至脫口而出「把總統的狗頭斬下來」等激烈言辭,引發社會關注與法律爭議。一句話,掀起檢警行動事件起於一場網路直播。館長向來以敢言直言著稱,然而這次的言辭卻被外界質疑已超出言論自由的範圍。依據《刑法》第153條「煽惑他人犯罪」與第305條「恐嚇危害安全罪」相關規定,警方與刑事局已主動蒐證,並報請新北地檢署偵辦。據中央社報導,檢方已正式分案處理,並通知館長於十月中旬到案說明。這意味著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但尚未達到「起訴」階段。與館長無關的「被起訴」混亂值得注意的是,網路上流傳的「館長被起訴」標題,多半來自另一則案件。士林地檢署日前起訴一名張姓男子,因其在社群平台留言「追殺賴清德」等語,被認定涉及恐嚇危害安全罪。由於該案件與館長事件時間接近,加上部分媒體以誤導性標題並列報導,導致民眾誤以為館長本人已被檢方起訴。實際上,截至目前為止,館長尚未遭到正式起訴。社會分歧與言論邊界館長長
2025-10-11 1755
喜見加薩和平在望
喜見加薩和平在望
喜見加薩和平在望經歷了無數的流血、廢墟與哭喊,世界終於在這個秋季,看見一線希望的光。加薩——這片歷經戰火與悲傷的土地,或許正迎來久違的「和平在望」。一、戰火之後的曙光近月來,國際間的調解努力終於出現成果。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多方斡旋下,已就「第一階段停火與人質交換」達成初步共識。這項協議雖然只是階段性停戰,但它讓人看見了對話的可能,也讓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暫得喘息。美國總統的發言指出,加薩和平協議「非常接近」達成,而中東多國亦紛紛表示支持。消息傳出後,許多國際觀察者與人道組織皆表達樂觀態度——因為在絕望與破碎之中,哪怕是一絲停火的契機,也足以點燃人類對和平的信念。二、難行的和平之路然而,「和平」從來不是一紙協議所能輕易實現的夢。這場歷經數十年的衝突,其根源深植於歷史、宗教與民族認同之中。即使簽署停火,仍有重重障礙需要跨越。首先,是信任的赤字。多年來,雙方在仇恨與恐懼中反覆對抗,任何條款的落實都可能被懷疑與不安撕裂。其次,撤軍與武裝問題仍是核
2025-10-10 628
前FBI局長柯米遭起訴 美國政壇再掀司法風暴
前FBI局長柯米遭起訴 美國政壇再掀司法風暴
前FBI局長柯米遭起訴 美國政壇再掀司法風暴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柯米(James Comey)於2025年9月25日被維吉尼亞州聯邦大陪審團正式起訴,罪名包括「對國會作出虛假陳述」與「妨礙國會程序」。此案引發美國司法與政治界廣泛震動,被視為特朗普政府回歸後對舊政敵的又一波行動。起訴內容與法律進展起訴書指控,柯米在2020年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時,就FBI內部調查及對媒體洩密問題提供不實陳述。檢方認為他否認授權下屬與媒體接觸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本案由聯邦法官麥可‧納克曼諾夫(Michael S. Nachmanoff)負責審理。柯米於10月8日出庭應訊,當庭表示不認罪,並強調自己「始終依法行事、問心無愧」。法院預計於2026年1月5日正式開庭審理。根據司法部文件,若罪名成立,柯米最高可被判處五年監禁及罰款。政治背景與爭議柯米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因調查希拉蕊電郵案而備受矚目,後又於2017年拒絕終止對特朗普競選
2025-10-09 674
成立休斯敦非洲外交官論壇之籌議
成立休斯敦非洲外交官論壇之籌議
成立休斯敦非洲外交官論壇之籌議自從我被任命為非洲幾內亞共和國駐休斯敦名譽總領事以來,始終懷抱一個信念——要推動非洲與德州之間更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多年來,我親眼見證了休斯敦在能源、教育、科技與文化領域的蓬勃發展,也深感非洲各國在此大地上尚有無限的潛力與機遇。如今,我們擁有了堅實的合作平台——美南新聞集團、環球第一銀行、休斯敦城市大學,以及德州農業廳等單位的參與與支持。這些力量的匯聚,使我更加確信:「休斯敦非洲外交官論壇」的誕生,不僅是時勢所趨,更是一項注定成功的創舉。我們構想由駐休斯敦的各國總領事與外交代表共同牽頭——包括幾內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衣索比亞與迦納等國——透過此一平台,非洲各國的外交官將與美國地方政府、企業與學術機構開啟更深層次的對話,為未來合作奠定新基石。我們決定以國際貿易中心為常設基地,積極展開籌備工作,設立秘書處與聯絡樞紐,擬定章程與年度計畫,並同步與市府及各駐館協調創會峰會的時間表與議程。這不僅是一場外交的行動,更是一項文化與歷史的連結。非洲與休斯敦,將在這座國際城市的中心,譜寫一段跨越大西洋的
2025-10-08 612
高市早苗:日本首位女首相的誕生與挑戰
高市早苗:日本首位女首相的誕生與挑戰
高市早苗:日本首位女首相的誕生與挑戰2025年10月,日本政壇迎來歷史性的一刻。自由民主黨(LDP)總裁選舉塵埃落定,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脫穎而出,成為該黨首位女性領導人,也被外界普遍認為將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這一消息震動了日本國內外政壇,被譽為“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時刻。一、從奈良走出的“鐵娘子”高市早苗出生於1961年,來自奈良縣一個普通家庭。她畢業於神戶大學商學系,早年曾在媒體與政界之間穿梭,最終選擇投入政治。1993年,她首次當選眾議院議員,成為日本少數的女性國會議員之一。此後,她憑藉堅毅與強烈的政治信念,在男性主導的自民黨派系政治中闖出一條路。她在歷屆內閣中曾多次出任要職,包括總務大臣、經濟安全保障大臣等,被視為安倍晉三的重要盟友與政策繼承人。她常被媒體形容為“日本的鐵娘子”,崇尚強勢領導、維護傳統價值觀,也因此成為日本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二、歷史的突破:女性終於登上權力巔峰自戰後日本建立民主制度以來,從未有女性登上首相之位。儘管在地方層級與
2025-10-07 1872
世界盃足球賽對休斯敦帶來的國際宣傳效應
世界盃足球賽對休斯敦帶來的國際宣傳效應
世界盃足球賽對休斯敦帶來的國際宣傳效應——從新聞發佈會談城市形象與全球舞台日前,我代表國際區及本地媒體出席了休斯敦世界盃足球賽新聞發佈會。現場氣氛熱烈,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雲集,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的前奏,更是休斯敦邁向全球視野的一次絕佳契機。一、體育賽事帶動城市品牌世界盃不只是足球比賽,它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當休斯敦成為主辦城市之一,城市名稱將與全球觀眾、媒體報導、贊助品牌一同出現在世界版圖上。從國際航線到旅遊宣傳,從酒店業到餐飲、交通、文化活動,
2025-10-06 688
川普總統下猛藥,是禍是福?
川普總統下猛藥,是禍是福?
川普總統下猛藥,是禍是福?今日的新聞與輿論,再次因川普總統的激烈舉措而掀起風浪。他的政治風格一向雷厲風行,常常以「猛藥治國」的姿態出現。在某些人眼中,這種果斷帶來了突破僵局的契機;然而在另一些人看來,這種魯莽可能隱藏更大的風險。歷史上,領導者的「猛藥」往往既能療疾,也可能傷身。它或許能迅速刺激經濟、重塑外交格局,但同時也可能撕裂社會,埋下長遠的隱患。當下的美國,既需要改革的決心,也需要穩健的智慧。是禍?是福?或許要交給時間來驗證。但對我們而言,思考與觀察的責任,不能放下。因為每一劑「猛藥」下去,承受後果的,終究是千家萬戶的普通百姓。President Trump’s Harsh Medicine: A Blessing Or A Curse?Today’s headlines once again swirl around President Trump’s bold and drastic actions. His governing style has always been forceful, often described as administering “
2025-10-04 1163
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經濟與民生壓力加劇
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經濟與民生壓力加劇
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經濟與民生壓力加劇美國聯邦政府自 10月1日凌晨 停擺以來,國會至今未能就預算或臨時撥款法案達成協議,導致大規模政府運作陷入停頓。這場僵局不僅使數十萬聯邦雇員受到影響,也給經濟和社會帶來沉重壓力。僵局持續兩黨在財政開支與政策條款上分歧嚴重。共和黨指責民主黨開支失控,缺乏財政紀律;民主黨則批評共和黨「夾帶私貨」,將爭議性政策納入預算談判。談判持續陷入僵持,短期內無法看見妥協跡象。受影響範圍據估計,約 75萬名非必要聯邦雇員 已被迫無薪休假,家庭收入受到衝擊。軍人、邊境執法人員與航空管制員等必要崗位雖繼續工作,但薪水延後發放。• 公共服務:國家公園與博物館關閉,旅遊與地方經濟受挫。• 監管空白:包括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內的金融監管機構大幅停擺,市場透明度下降。• 司法系統:法院依靠備用資金可運作至 10月17日,若屆時無解決方案,將面臨更大削減風險。經濟後果白宮一份備忘錄指出,政府停擺 每週將造成約150億美元的GDP損失。分析人士警告,若持續數週甚至更久,將打擊消費信心、
2025-10-03 812
美国政府停摆之後
美国政府停摆之後
美国政府停摆之後美国政府在周二凌晨 12点01分 正式停摆。由于国会未能在新财年的开始前通过任何临时或长期拨款法案,联邦资金全面中断,大量政府部门被迫缩减运作,数十万联邦雇员将进入无薪休假状态。国会僵局这场停摆源于数周来国会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国防开支、社会项目资金及附加政策条款上互不相让,导致即便是临时拨款法案也未能获得足够票数通过。共和党人指责民主党“不受控制的开支”,无视财政纪律;而民主党则反驳共和党“夹带私货”,在预算中加入无法接受的政治条件。联邦机构受影响在政府停摆期间:• 非必要的联邦雇员 被迫无薪休假;而军人、海关、交通安全局(TSA)等必要岗位人员必须继续工作,但工资将延后发放。• 国家公园与博物馆 纷纷关闭,旅游业和周边经济首当其冲。• 联邦法院系统 将依靠预备资金维持至 10月17日。• 金融监管机构(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2025-10-02 1225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了解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了解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了解由於國會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過預算或臨時撥款案,美國聯邦政府自午夜起正式關門,數十萬名聯邦員工被迫停薪休假,眾多公共服務陷入停擺。什麼是政府關門?當國會未能就預算達成協議時,聯邦政府便失去合法的撥款來源,許多機構不得不停止或縮減運作。• 必要服務(如國防、邊境安全、緊急醫療、社會保障金發放)將繼續運作。• 非必要服務(如國家公園、例行簽證與移民處理、部分研究計畫及行政服務)則被迫暫停或延遲。2025年政府關門的規模• 約 90萬名聯邦員工 被迫停薪休假。• 另有 70萬名必要崗位員工 需繼續工作,但可能暫時領不到薪水。• 衛生部門首當其衝: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將裁減約 64% 員工;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被迫縮減研究與運作。• 航空運輸維持運作,但空管與安檢人員暫無薪酬,恐造成服務壓力。• 海關與關稅徵收仍將繼續進行。更廣泛的影響政府關門不僅影響聯邦部門的運作,也對依賴公共服務的家庭、企業與地方社區帶來不確定性。經濟學家警告,
2025-10-01 1406
悼念我們的老師──程建人部長
悼念我們的老師──程建人部長
悼念我們的老師──程建人部長驚聞程建人部長辭世,內心無比震撼與哀痛。雖然我們明白人生自有終章,但要與這樣一位摯愛的師長、朋友與國之棟樑告別,依然是如此難以承受。猶記七十年代初,程老師初次抵達華府,我有幸在舊金山華埠一間簡陋的地下室餐館為他接風。酒菜雖然簡單,燈光雖然昏暗,卻因為程老師的風采與笑聲,那一夜熠熠生輝。多年後我返抵台北,再次設宴邀請程老師、李偉成老師與同窗舊友同聚。那一夜,他清晰地憶起在舊金山的往事,言語間充滿喜悅與懷念。誰料到,那竟成了我們最後一次相聚。程老師自英國學成歸來,執教於外交系,講授國際公法。他不僅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更是謙和慈厚的良師,在無數學子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其後,他更以滿腔熱忱投身國事,歷任駐美代表及外交部長,將國家的聲音帶上國際舞台。他的一生,充滿智慧、奉獻與榮耀。如今他驟然辭世,往昔的談笑聲猶在耳畔,卻已成永恆的回憶。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位外交巨擘,更是一位仁厚長者與摯誠的朋友。想到再也無法與他對坐舉杯,內心的悲痛實在難以言喻。然而,縱使他離開了人世,他的精神依舊長存。他的正直、才華與溫暖,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唯願他遠離塵世紛擾,在
2025-09-30 905
華亞裔參政急在眉睫
華亞裔參政急在眉睫
華亞裔參政急在眉睫當今的美國社會,風雲激盪,局勢多變。從國會山莊到州議會,從市議會到學區董事會,每一個政治決策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於華人與廣大亞裔而言,參政不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因為,我們若不發聲,別人便會替我們決定;我們若不行動,歷史將再次將我們邊緣化。回顧歷史,亞裔移民為美國的發展付出了血汗與智慧:修築鐵路的華工、打拼餐館與洗衣店的華裔家庭、進入高科技領域的工程師與醫師……一代又一代的努力,鋪就了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立足之本。然而,雖然在經濟、教育和文化上成就卓著,亞裔群體在政治上的聲量卻依然偏弱。正因如此,我們的社區在移民政策、教育資源分配、公共安全、少數族裔平權等重大議題上,往往無法獲得應有的話語權。特別是在近年反亞裔仇恨浪潮的衝擊下,我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政治冷漠並不能換來安全與尊重,唯有積極參與,才是保障社群權益的唯一道路。 我們必須打破「亞裔沉默族群」的刻板印象,讓主流社會聽到我們清晰而有力的聲音。「參政」不僅僅意味著競選公職,更包含了註冊投票、積極投票、支持有利社區的候選人、監督政府政策、參與公聽會與社區組織。從基層到高層,每
2025-09-29 910
秋天即將來臨
秋天即將來臨
秋天即將來臨晨起,窗外的空氣已有些涼意,陽光不再盛夏般刺眼,卻帶著一種柔和的金黃。葉片在風中微微顫動,彷彿在低聲告訴我:季節已然轉換。夏日的喧囂逐漸退去,大地準備換上深沉而內斂的色彩。心中忽然湧上一股說不清的感觸——秋天總像是一首低迴的詩,帶著成熟、收穫,也夾雜著淡淡的憂愁。我靜靜望著天空,雲層舒展,像在書寫無聲的篇章。生命的腳步在四季輪轉裡如此清晰,提醒著我珍惜眼前的時光。Autumn Is Drawing NearWhen I awoke this morning, the air outside carried a hint of coolness. The sunlight no longer burned with the sharpness of summer, but rather instead it spilled out in a gentle golden glow. The leaves trembled lightly in the breeze, as if whispering a silent announcement to me: the season has turned.The
2025-09-27 1149
德州州博覽會 GO TEXAN 展館隆重揭幕
德州州博覽會 GO TEXAN 展館隆重揭幕
德州州博覽會 GO TEXAN 展館隆重揭幕廳長米勤主持剪綵,名譽廳長躬逢其盛2025 年 9 月 26 日,美麗的秋日晨光灑落在達拉斯 Fair Park,隨著樂隊奏響歡快的旋律,德州農業廳的 GO TEXAN 展館在熱烈掌聲與歡呼聲中正式揭幕。這座展館不僅是一個展示平台,更是一扇象徵德州驕傲與活力的窗口。開幕典禮上,德州農業廳長米勤(Sid Miller)親臨現場,手持金剪,為展館剪綵。鮮紅的綵帶隨著剪刀劃落的一瞬間,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米勤廳長在致詞中強調:「GO TEXAN 計畫是德州品牌的象徵,它讓世界看見德州的農產品、手工藝與創意。今天,我們不僅是展出商品,更是展現德州的精神與力量。」作為名譽廳長,親眼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共同為這一代表德州驕傲的盛事揭幕,對我而言是莫大的榮耀。看著展館內一排排來自德州各地的產品——飄散香氣的葡萄酒與烘焙食品、精緻的手工藝品、象徵農業與牧場精神的展品——我深切感受到德州土地孕育出的多元與豐饒。GO TEXAN 展館,不僅是展示,更是交流與連結的場所。來自全州的農場主、食品製造商、手工藝人齊聚一堂,
2025-09-26 1352
川普抨擊聯合國——9月25日的觀察與感想
川普抨擊聯合國——9月25日的觀察與感想
川普抨擊聯合國——9月25日的觀察與感想2025 年 9 月 25 日,星期四。今日的世界新聞仍被川普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說所佔據。這場演說不是尋常的外交辭令,而更像是一場震撼的政治表演,帶著尖銳的批評與不加掩飾的怒火。川普直指聯合國「只會空談」,未能在移民潮、國際衝突與和平斡旋中展現實質作用。他批評美國的努力沒有得到聯合國支持,並聲稱這個組織不過是華麗的場面,缺乏真正的行動力。更具挑釁意味的是,他將氣候變遷議題斥為「史上最大騙局」,完全否定了國際社群多年來在環境與能源上的努力。對於移民,他以強硬語氣要求各國「關閉邊界、驅逐非法移民」,甚至警告開放政策將毀滅一個國家的文化與主權。在演說開始前,會場還發生了插曲:電扶梯突然停止,提詞機也一度無法運作。川普將此視為聯合國的象徵性「混亂與失靈」,當眾冷嘲熱諷。雖然聯合國隨後澄清問題乃因安全機制與操作疏漏,但這些細節卻被川普用來加強其批判,讓整場演說更添戲劇色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言辭激烈,他也並非全盤否定聯合國。他在談及核武與生化武器擴散時,承認聯合國若真正具備行動力,仍可在防止災難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這一轉折,透露出他並非要
2025-09-25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