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会「生锈」?為细胞套上「防锈膜」,四大实用策略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铁」的认识多半与「造血」、「补铁」或「红肉营养」相关。事实上,铁对身体健康确实扮演关键的角色——它是血红素的重要成分,是携带氧气的核心。但你知道吗?当铁过量,反而可能让身体的细胞「生锈」,引发一连串疾病,甚至导致细胞死亡,这就是科学界近年高度关注的现象:铁死亡(Ferroptosis)。
当细胞开始「生锈」:什麼是铁死亡?
铁死亡是一种新颖的细胞死亡形式,与我们熟知的凋亡(Apoptosis)不同。它并非细胞自我设计的结束过程,而是由体内过多铁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產生大量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的现象。这种「氧化风暴」,就像金属遇到空气与水会生锈一样,使细胞结构不再完整。
《Nature Reviews Cancer》曾指出,铁死亡Ferroptosis 是一种对抗癌症潜力极大的生物机制,许多癌细胞对传统疗法有抗性,但可能对铁死亡敏感,因此近年成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
铁太多,也会变成「毒」?
铁虽然是人体必需元素,但过多的铁会累积在肝臟、胰臟、心臟等器官,產生氧化压力、伤害细胞。美国《Cell Metabolism》期刊曾指出,铁在细胞中的自由状态过多,会大幅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是造成神经退化性疾病与癌症进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体内的「铁锈」累积其实可能早在年轻时就开始,特别是长期摄取大量红肉、铁剂补充剂、或者患有血色素沉着症(Hemochromatosis)的人群,都属於铁过量的高风险族群。
铁死亡与疾病的关联:从脑到肝的全身风险
铁死亡的发现,不仅為癌症研究开闢新方向,也揭示了铁与多种疾病之间的隐性联繫:
神经退化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患者脑部常出现铁累积现象。2021年《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项研究指出,铁死亡是导致神经元失去功能的潜在原因之一。
肝病与脂肪肝:肝臟是铁储存的重要器官,过多的铁易促进肝细胞氧化压力与发炎,进而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癌。
心血管疾病与中风:铁过量会加重血管壁氧化压力,导致动脉硬化、中风风险升高。
肾臟病:慢性肾病患者经常出现铁代谢失衡与氧化压力过高的问题,加速肾功能退化。
缺铁也不行:铁的「两难」
虽然铁过量危险,但铁的缺乏也会对健康造成伤害。缺铁会导致贫血,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引发疲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甚至影响儿童发育与孕妇健康。根据《The Lancet Hematology》报导,全球仍有超过20亿人因饮食不均衡导致缺铁性贫血,特别是在女性与儿童中更為常见。
因此,健康的关键不是单纯补或忌铁,而是「适量、平衡、代谢良好」。
為细胞套上「防锈膜」:铁平衡的四大策略
面对潜在的铁风险,如何為身体筑起一层「防锈膜」?以下是四大实用策略,让我们有效管理铁的吸收与利用:
1. 补足抗氧化营养素
抗氧化物能中和铁与自由基反应后的氧化伤害,包括:
维生素E:坚果、橄欖油、酪梨
维生素C:柑橘、奇异果、莓果
穀胱甘肽前体:如蛋白质、芦笋、菠菜
多酚:绿茶、蓝莓、葡萄籽
2. 避免过度补铁
补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尤其是男性、停经后女性与老年人,不宜自行补充铁剂。
3. 调整饮食搭配
动物性铁(红肉)吸收率高,但易过量,建议每週适量摄取
植物性铁(豆类、深绿色蔬菜)吸收率较低,但较安全
茶多酚、钙质可抑制铁吸收,适度搭配可防止过量
4. 促进铁代谢与排出
维持肝臟与肠道健康,有助铁的调节与排毒
定期运动,维持良好睡眠,促进细胞更新与代谢平衡。
每年定期健康检查,包括血清铁、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
健康是平衡的艺术
人体健康从不是「有就好」,而是「刚刚好」。铁是造血的利器,也可能成為伤害细胞的利刃。当我们理解铁死亡的原理与风险,便能更有智慧地面对饮食与补充品的选择。
為身体筑起一层「防锈膜」,从今天开始。少一点焦虑,多一点觉察;少一点铁的过度,多一点代谢的智慧——这,才是身体真正想要的平衡。
推荐阅读
动静合一,简单又可持续的日常运动: 养心肺、稳平衡、护关节,健康一辈子
中国团队首创: 纳米机器人清除血栓,无痛安全。未来,中风心梗等夺命疾病的结局将被改写
肠道顾好 = 皮肤亮+免疫强+情绪稳,你每天的心情,可能是肠道在说话
HCC携手媒体,共创人才未来。AI、网路安全、NASA – 实作成果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