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惊艳休斯顿:千年宋韵舞动美国,东方美学引发热潮

(记者 王洁)8月9日至10日,美国休斯顿迎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中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琼斯表演艺术中心连演两场,座无虚席。这部以北宋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的舞台巨制,用舞蹈“复活”青绿山水,以现代艺术语言诠释东方美学精髓,成为今夏休斯顿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事件。
千年画卷“活”了:舞者化身为笔,舞台流淌成诗
“太不可思议了!我仿佛看见颜料在舞台上流动,山峦在呼吸。 ”当地艺术评论家玛丽亚·科尔特斯在社交媒体发文赞叹。演出中,18岁的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被解构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舞者们以翩跹身姿模拟笔墨皴染,裙袂翻飞间,石青石绿的矿物颜料在纱幕投影下晕染开来,层叠的山水意境与当代舞台科技完美交融。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青绿腰”舞段——12名女舞者以90度后仰姿态模拟险峰耸立,通过缓慢而精准的集体动作构建出“山峦的动态雕塑”。这一标志性画面引发观众席阵阵惊呼,谢幕时更收获长达8分钟的起立鼓掌。
文化破壁:美国观众读懂“东方密码”
尽管《只此青绿》全剧无一句台词,但休斯顿观众却展现出惊人的共情力。“当舞者用衣袖拂过空气时,我分明看到画家在绢本上落笔的轨迹。”从事数字艺术的观众詹姆斯·威尔逊表示。演出方特别设计的英文导览手册与现场字幕,将“篆刻、织绢、制墨”等中国传统工艺术语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叙事,消弭了文化隔阂。
观众告诉记者:“这部剧用肢体语言完成了文化转译。青绿不仅是颜色,更代表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普世情感无需翻译。”据悉,两场演出门票早在开演前两周售罄,购票者中非华裔观众占比超六成。
从故宫到休斯顿:一场文化对话的延续
《只此青绿》自2021年首演以来,已在中国50余城巡演超300场,并成为首部登上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此次北美首演选择休斯顿,别具深意。“这里是美国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拥有全美第三大亚裔社区。”制作人王歆瑜透露,“我们想证明,真正优秀的文化作品能超越地域。”
演出结束后,休斯顿市民自发制作称赞横幅,并称赞该剧“为城市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璀璨一笔”。
青绿之后:中国IP的全球表达新范式
《只此青绿》的出海成功,被视为中国文化IP创新表达的典型案例。总编导周莉亚表示:“我们不做‘博物馆式’的复刻,而是用当代视角激活传统。”剧中融入的3D扫描技术、数字渲染等科技手段,让千年古画与现代观众产生连接。“当青绿山水遇上现代舞,我们突然理解了何为‘文明的永恒’——它不在玻璃展柜里,而在每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