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印度航空空難初步調查報告揭示系人禍:機組操作混亂致發動機熄火


印度航空空難初步調查報告揭示系人禍:機組操作混亂致發動機熄火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6月12日,一架從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起飛、飛往倫敦的印度航空波音787夢想客機在起飛後不久失去動力並墜毀,造成機上242人中除1人生還外,其余全部罹難,另有地面19人不幸遇難。印度民航事故調查局(AAIB)于7月12日淩晨發布的初步調查報告揭示系人禍:飛行艙內在事故發生前出現對發動機燃油開關操作的嚴重混亂,成爲導致事故的關鍵因素之一。

燃油切斷開關幾乎同時關閉 引發兩台發動機熄火

報告指出,飛機剛剛離地後不久,兩台發動機的燃油切斷開關幾乎在一秒鍾內由“運行”狀態切換至“關閉”,導致發動機幾乎瞬間熄火。飛機在爬升至約650英尺高空後迅速失去升力,最終撞擊數棵樹、一座焚燒爐煙囪,並墜毀在機場附近一棟建築上,爆炸起火。

失事飛機由56歲的資深機長蘇米特·薩布哈瓦爾(Sumeet Sabharwal)駕駛,他飛行時數超過15,600小時,並擔任印度航空飛行教官。副駕駛爲32歲的克萊夫·昆德(Clive Kunder),擁有3,400小時飛行經驗。

黑匣子記錄顯示,一名飛行員在失事前曾質問另一人:“你爲什麽切斷燃油?”而另一人回應稱:“我沒有。”報告未指明具體發言者身份,也未透露是誰發出的“Mayday”呼救信號。

飛機失去電力備用風力發電裝置自動彈出

起飛後不久,機場監控錄像拍到飛機底部緊急彈出“風力渦輪發電裝置”(ram air turbine,簡稱RAT),通常這表明飛機主電源系統失效。報告稱,這一現象再次印證了發動機熄火帶來的全面系統故障。

令人困惑的是,事故現場的燃油開關被發現仍處于“運行”狀態,而發動機也有重啓的迹象,說明飛機在最後時刻或曾嘗試恢複動力,但爲時已晚。

初步報告未揭示爲何開關會被誤動 專家質疑人爲因素可能性

根據航空專家的解釋,燃油切斷開關位于座艙內極其關鍵且安全的位置,幾乎不可能被飛行員“誤觸”。美國航空安全專家安東尼·布裏克豪斯(Anthony Brickhouse)直言:“如果真是人爲操作,那麽爲什麽會發生這種情況?”

另一位專家約翰·南斯(John Nance)指出,兩開關在一秒內被切換,時間上足以由一名飛行員連續操作兩次。但按照常規操作程序,起飛過程中根本不可能主動關閉燃油開關,除非遇到發動機著火等緊急情況,而報告並未發現有任何應切斷燃油的緊急原因。

印度民航部長呼籲:切勿草率定論

針對報告披露的情況,印度民航部長拉姆·莫漢·奈杜(Ram Mohan Naidu)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關心飛行員的福祉,此時不宜妄下定論,應等待最終報告公布。”

空難給印度航空重整聲譽帶來挑戰

自2022年起印度塔塔集團收購印度航空後,著手進行大規模改革和品牌重建。此次空難則爲其重塑國際信譽帶來沉重打擊。印度航空表示,已收到報告並正積極配合相關調查,但暫不做進一步評論。

國際機構密切關注 調查仍在進行

此次空難爲十年來全球最嚴重的航空事故,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與印度方面密切合作,並感謝印方配合,但表示初步報告未對波音787飛機或GE公司引擎提出安全建議。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也重申將“以事實爲導向”,如發現任何風險會立即采取行動。

波音公司回應稱,將繼續全力支持調查。GE航空引擎部門暫無公開回應。

失事影響持續擴大 歐洲擬調查其子公司運作

除此次波音事故外,印度航空旗下的廉價子公司“印度快運”(Air India Express)也被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盯上。路透社此前披露該公司延誤更換A320發動機零件並僞造合規記錄,歐盟決定展開獨立調查。

印度民航發展承壓

由于兩個油門幾乎在一秒鍾內被切斷,這一操作在流程上需連續、有意完成,不是單純失誤所致。報告亦指出,發動機在接近地面前曾有重新點火迹象,顯示機組可能在最後一刻努力搶救飛機,但因高度太低、時間太晚,未能挽回失速墜毀的結局。

這段緊張對話以及燃油開關“先關後開”的證據,令人憂慮在飛行員之間協調不暢甚至對抗性操作的可能性。最終責任歸屬仍需等候完整事故調查報告發布,但初步迹象已顯示此次災難不是機械或系統故障問題,而是人爲操作與溝通的嚴重斷裂,一位機師有意讓飛機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