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主导新战法 乌克兰“杀伤地带”遏制俄军推进

【美南新闻泉深】2025年7月17日,乌克兰战场局势再现关键变化。随着无人机密集部署,乌克兰东部前线正逐步成为一片“杀伤地带”,有效遏制了俄罗斯军队的推进速度。乌克兰军方与多位军工官员透露,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无人机,让乌克兰得以在俄军火力与兵力优势下持续坚守阵地,并对敌方造成重大杀伤。
“只剩下无人机”:前线如空中炼狱
一位刚从前线撤离的乌克兰排长无奈地描述当下战场的景象:“无人机,无人机,只有无人机,到处都是无人机。”
在这场迄今最依赖无人机的现代战争中,攻击型、侦察型、轰炸型乃至能击落敌机的拦截型无人机在前线空中密布,构成一个10公里宽的“无人机杀伤带”。无论是乌军还是俄军的车辆、人员、武器系统,几乎无所遁形。
乌军战地指挥官指出,俄军早已无法复制2022年装甲车快速推进的模式,如今任何大型目标都会被迅速发现并摧毁。这使得俄军战术发生变化,改以5至6人一组的机动小队徒步或驾驶摩托、四轮车突进,引诱乌军暴露火力后实施精准打击。
空中优势重塑战争平衡
根据乌方提供给路透社的内部数据显示,2024年对俄军发动的攻击中,69%的人员打击与75%的装备打击都由无人机完成;而传统的火炮与迫击炮打击所占比重已大幅下降。此一新格局使得乌克兰在面对俄军全面进攻下仍能维持战线。
无人机的战术与技术不断进化,双方均开始使用无法被电子干扰的光纤导控短程无人机,以及具备拦截功能的对空猎机。此外,乌克兰今年计划生产3万架远程打击型无人机,用于深入打击俄境内军火库与能源设施。
前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司令苏哈列夫斯基表示:“这就是我们的非对称回应。”相比昂贵的导弹系统,远程无人机成本更低、部署更快,是乌克兰缺乏导弹时的重要替代方案。
乌克兰军工体系快速成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宣布,目前约40%的武器装备已由本国制造,目标是在半年内提升至50%。泽连斯基高级顾问卡米申补充表示,仅2024年,乌克兰就生产了约240万枚迫击炮弹。与此同时,欧洲盟友正大力填补美国军援的不确定性。
德国基尔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欧洲对乌军援总额首次超过美国,达720亿欧元;而美国为650亿美元。尽管美国仍是乌克兰最大单一火炮弹药供应国,但今年前五个月乌方收到的约42万发炮弹中,仅16万来自美国。
尽管如此,乌克兰仍严重依赖美方在防空与情报上的支持。乌军高度期望获得更多“爱国者”导弹系统,用以拦截俄军频繁发射的弹道导弹。截至4月,乌方仅拥有7套完整系统,远未达成所需的25套目标。
特朗普提议NATO买单,美援或转形式存在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由欧洲承担费用。目前外界仍不清楚武器的种类、数量及交付时间,而白宫方面并未详细回应。特朗普发言人表示,战争已持续太久,总统希望尽快结束流血,因此转以售武给北约并以制裁威胁俄方。
战略博弈进入新阶段
尽管俄罗斯在东部与北部战线仍维持缓慢推进,并在无人机技术上逐步追赶乌克兰,但乌方多位官员表示,即使美援停止,乌克兰凭借无人机、自研弹药及欧洲军援,仍能坚守数月时间。
不过,军事分析人士也指出,若战争演变为长期消耗战,乌克兰将在兵力与资源上面临更大压力。无人机虽可提供战术缓冲,但难以完全取代火炮的毁伤效果。
乌克兰总统顾问卡米申强调:“仅靠防守无法赢得战争,远程无人机打击,是我们目前对抗俄罗斯的关键筹码。”
这场技术主导的新型战争,正持续考验乌克兰的创新能力、战场应变与国际援助体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