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國際新聞

《英雄故地古襄陽》——用歌聲喚醒千年古城的記憶


《英雄故地古襄陽》——用歌聲喚醒千年古城的記憶


【美南新聞泉深】襄陽,這座鑲嵌在漢江之畔的千年古城,城牆巍峨,曆經風霜仍堅韌屹立;漢水清澈,千百年來奔流不息。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心靈歸處,更是無數英雄揮灑熱血、書寫忠誠的舞台。

近日,由旅美華人學者、音樂人朱全勝博士傾情創作的原創歌曲《英雄故地古襄陽》正式發布。這首作品宛如一幅流動的音樂長卷,將古城的壯麗山河、英雄風骨、市井煙火與文化傳承融爲一體,讓聽者在旋律中走進曆史深處,觸摸襄陽的靈魂。

一首歌,從一篇文章開始

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源于朱博士的文章《穿越千年古韻,邂逅英雄故地——走進故鄉古襄陽城》對故鄉的深情描繪。

文中,從臨漢門的波光粼粼,到昭明台的朗朗書聲;從韓夫人城的鐵血守護,到諸葛亮隆中故裏的清風家訓;再到北街茶香、油紙傘下的襄繡、管家巷裏的牛肉香氣——這些鮮活的場景,如同文化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發芽,最終化作一首娓娓道來的音樂作品。

歌詞裏,走一遍古襄陽

開篇“漢水輕歌繞古牆,碧峰如畫映斜陽”,帶人走進傍晚的古襄陽——江水如絲帶環繞城池,遠山似翠屏映襯晚霞,歲月在水聲中緩緩流淌。

“臨漢門前波光蕩,叁國往事化夢長”,臨漢門不僅是城防要塞,更是曆史的見證。關羽鎮守襄陽的忠義與豪情,被濃縮在“關公策馬望北疆,熱血丹心守故鄉”之中,令人熱血沸騰。

副歌“昭明台上書聲朗,千秋文脈照八荒”再現南朝梁太子蕭統講學、編撰《昭明文選》的盛景;緊接著的“巾帼鐵血守家邦,韓夫人城留輝煌”,又讓人眼前浮現韓夫人率女築城、血守家園的壯麗場面。

而“北街茶香繞古巷,荊州驿道馬鈴響”撲面而來的是市井煙火氣;“管家小巷牛肉香,炊煙深處是家常”則讓人仿佛聞到了那碗熱氣騰騰的襄陽牛肉面。最後“一街一巷皆故事,一磚一瓦都是光”,爲整首歌收束出一幅厚重而溫暖的古城畫卷。

讓曆史在歌聲中鮮活

朱全勝博士表示,創作《英雄故地古襄陽》,是希望用音樂讓更多人聽見襄陽的故事,不僅銘記它的曆史輝煌,更感受它的人情溫度。

他說:“襄陽是英雄的舞台,也是百姓的家園。這裏有關羽的忠義、韓夫人的堅韌、諸葛亮的智慧,也有茶香、繡花與笑聲。歌曲要讓人既感到熱血澎湃,又聞到生活的煙火味。”

他形容,這首歌是寫給襄陽的一封跨越千年的情書,在歌聲中爲古城注入新的生命力,讓它在新時代繼續熠熠生輝。


《英雄故地古襄陽》歌詞


漢水輕歌繞古牆,碧峰如畫映斜陽,

臨漢門前波光蕩,叁國往事化夢長。

關公策馬望北疆,熱血丹心守故鄉,

千載風霜何曾改,江頭依舊鎖城牆。


啊——古襄陽,英雄故事傳四方,

昭明台上書聲朗,千秋文脈照八荒。

啊——古襄陽,巾帼鐵血守家邦,

韓夫人城留輝煌,諸葛家風萬世揚。


北街茶香繞古巷,荊州驿道馬鈴響,

管家小巷牛肉香,炊煙深處是家常。

油紙傘下情綿長,襄繡針針綴華章,

一街一巷皆故事,一磚一瓦都是光。


啊——古襄陽,英雄故事傳四方,

昭明台上書聲朗,千秋文脈照八荒。

啊——古襄陽,巾帼鐵血守家邦,

韓夫人城留輝煌,諸葛家風萬世揚。


走進你懷抱,聽漢江流淌,

穿越千年夢,心隨江水長。


傳唱與推廣

朱博士表示,希望《英雄故地古襄陽》能在襄陽文化節慶、文旅宣傳片、古城景區配樂等多種場景中應用,成爲打造襄陽文化的音樂名片。無論是在臨漢門前、漢江岸邊,還是在北街茶館、昭明台下,當旋律響起,人們都將與這座古城在心靈深處相遇。

請點擊鏈接聆聽《英雄故地古襄陽》:

www.quanshenmusic.com

https://v.kuaishou.com/JyHGVR61

http://www.52hrtt.com/mobileview/info/video/A1754962900043.html?areaId=35&languageId=1&isApp=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