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日本研究發現“發酵甜菊素”可對抗胰腺癌細胞 家常甜味劑或成抗癌新利器


日本研究發現“發酵甜菊素”可對抗胰腺癌細胞 家常甜味劑或成抗癌新利器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8月2日,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了一項來自日本廣島大學的突破性醫學研究。研究顯示,一種普通家庭使用的天然甜味劑——甜菊(Stevia rebaudiana)葉提取物,經特定菌株發酵處理後,展現出顯著的抗氧化活性與對胰腺癌細胞的殺傷能力。這項成果被認爲或可爲治療極具侵襲性的胰腺癌帶來新的曙光。

一、研究背景:日常食品中的“潛在藥用成分”

甜菊是一種原産于南美洲的植物,其葉片中提取的天然甜味成分被廣泛用于飲品、零食及糖尿病飲食中,作爲代糖替代品。然而,廣島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經發酵處理的甜菊葉提取物卻可能具備治療癌症的潛能。

這項研究已發表于《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特定細菌對甜菊葉提取物進行發酵處理,結果發現該發酵産物在對抗胰腺癌細胞方面展現出“顯著增強的抗氧化作用和細胞毒性”。

二、科學家解讀:並非天然形態有效,需通過“實驗室加工”

紐約大學朗格尼帕爾穆特癌症中心胰腺癌專家、腫瘤內科醫生保羅·奧伯斯坦(Dr. Paul Oberstei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項非常有趣的研究。它顯示了來自自然植物(甜菊)的某些成分,經過實驗室加工後或許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能力。”

他強調,天然形態下的甜菊葉提取物本身並無顯著抗癌作用,必須通過“化學發酵過程”增強其藥效。這種處理方式雖屬早期探索,但正是藥物發現的常見路徑之一。

然而,奧伯斯坦也提醒,目前研究仍局限于實驗室體外細胞模型,尚未進入動物或人體試驗階段,因此療效、安全性及毒副作用仍未知。他指出:“要真正轉化爲治療方案,還需大量後續實驗,並謹慎評估是否會帶來新的副作用。”

叁、胰腺癌“極具侵襲性”,臨床需求亟待突破

奧蘭多健康癌症研究所胰腺癌專家克莉絲汀·阿諾德博士(Dr. Kristen Arnold)在另一采訪中指出,胰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難治療的一種,預後極差、死亡率極高。她坦言:“即便采用最具侵略性的治療手段,胰腺癌的治療效果依舊不盡人意。”因此,全球胰腺癌研究界一直在積極探索新的治療手段,對每一項初步陽性數據都給予高度關注。

阿諾德表示,盡管當前研究處于非常早期階段,但其結果“令人鼓舞”,並補充:“這就是發現新藥的過程——從一些微弱線索出發,有時就會找到真正改變患者命運的突破性療法。”她鼓勵患者與家屬關注臨床試驗機會,因爲“臨床試驗決定了我們如何在現實中治療患者”。

四、能否成爲“遊戲規則改變者”?仍待驗證

盡管這項研究開啓了將日常食品成分用于癌症治療的新思路,但專家普遍認爲:目前無法據此作出任何治療上的改變。只有當未來的動物試驗與人體臨床試驗表明其確有療效、且無嚴重副作用後,才可能真正邁向應用階段。

目前,普通消費者所使用的甜菊代糖在未經發酵處理的情況下,並不具備抗癌效果。因此,不建議患者誤以爲攝入甜菊代糖即可帶來治療作用。

結語:

這項研究雖仍處早期,但爲極具挑戰性的胰腺癌治療開辟了新可能。以甜菊爲原料的天然産物藥理學,或將在未來成爲抗癌藥物發現中的新前沿。研究團隊與全球醫學界下一步的臨床驗證,將成爲觀察這一潛在“遊戲規則改變者”能否最終落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