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達成協議:對大多數歐盟出口産品征收15%關稅 以避免貿易戰升級

【美南新聞泉深】紐約/布魯塞爾消息:美國與歐盟于當地時間7月27日正式達成一項重大貿易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對絕大多數歐盟出口商品統一征收15%的進口關稅,從而避免兩大經濟體之間潛在的全面貿易戰升級。
本次協議是在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親赴蘇格蘭特恩貝裏,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會晤後達成的。特朗普稱此協議爲“史上最偉大的協議”,而馮·德萊恩則表示:“這是我們所能爭取到的最優方案”。
協議核心內容
15%統一關稅:幾乎所有出口美國的歐盟商品將被征收15%的進口稅,涵蓋汽車、半導體及醫藥産品等關鍵領域。此稅率明顯低于此前美國曾威脅實施的30%高關稅。
鋼鋁産品關稅維持50%:目前仍維持高關稅政策,但未來將轉爲配額管理制度。
零關稅豁免清單:部分産品將繼續享受免稅待遇,包括飛機及其零部件、部分化工品、通用藥品、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産品、關鍵原材料與能源類資源。雙方計劃未來進一步擴大豁免範圍。
尚未決定的商品:如烈酒與部分特定藥品等,是否納入零關稅清單尚待協商。
投資與能源承諾
6000億美元投資:歐盟承諾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向美國投資總額達6000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科技和制造業項目。
7500億美元能源采購:歐盟將在叁年內從美國采購約7500億美元的能源産品,涵蓋液化天然氣(LNG)及核燃料。
軍備合作:協議還包括歐盟增加采購美軍戰略裝備及軍需物資的相關安排。
各方反應與背景
德國歡迎協議:德國總理弗裏德裏希·梅爾茨表示歡迎,認爲協議避免了一場可能對德國汽車工業造成嚴重沖擊的貿易沖突。
歐洲議會批評聲音:歐洲議會議員、貿易委員會主席柏恩德·蘭格則表示憂慮,認爲這項協議可能犧牲部分歐盟本土産業利益,以換取對美投資與能源協議。
分析指出“差中之優”:專家認爲,盡管15%的統一關稅仍高于歐盟期待的零關稅目標,但相較于此前威脅的30%,可視爲一項“差中擇優”的妥協方案。
市場積極反應:協議公布後,歐元兌美元、英鎊與日元彙率略有上漲。市場分析人士認爲,該協議短期內有助于緩解貿易緊張局勢,降低全球市場不確定性。
意義與展望
該協議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內繼與日本達成框架協議之後,又一重要雙邊貿易成果。協議的達成也使得原計劃于8月1日實施的報複性高關稅得以擱置,避免歐盟對價值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報複關稅。
盡管協議尚需歐盟成員國與歐洲議會批准,其實施細則仍有待進一步磋商,但無疑爲當前全球貿易體系注入了穩定信號。與此同時,協議中涉及的結構性不對等問題,亦促使歐盟需重新審視其未來在國際貿易與産業政策上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