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有訣竅,「冬病夏治」調理體質,關鍵就在三伏天!

把握夏季黃金30天,驅寒祛病
(美南新聞韋霓報導)休斯頓陽光炙熱,在夏天,常讓人汗流浹背,不少人會選擇喝冰水、吃冰品消暑。但您知道嗎?根據中醫養生之道,在最熱的時節,反而是最適合養陽驅寒、強身健體,可以「冬病夏治」的關鍵時機。
什麼是「冬病夏治」?為什麼要在三伏天調養?
所謂「冬病夏治」,來自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意即將冬天容易發作的慢性病(如鼻炎、哮喘、關節炎、手腳冰冷等),趁夏季陽氣旺盛時進行調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天正是驅散體內寒氣、補足陽氣的天然時機。
每年夏季的「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自然界最炎熱的時段,也是調整體質、強健身心的黃金時機。今年(2025年)三伏天從7月20日(日)開始,到8月18日(一)結束,總共30天,屬於難得一見的「短三伏」年,三伏各10天——初伏、中伏、末伏一律為10天整。
今年的三伏天雖是「短三伏」,但仍是調整體質的最佳時機。在這30天裡,如果能夠配合正確的作息與飲食,遠離寒涼、增加陽氣循環,不僅能改善慢性病問題,更能為秋冬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三伏天養生重點:從日常生活做起
飲食調整:
避免冰涼飲食,如冰水、冰淇淋、西瓜等。
改吃溫熱、健脾祛濕食材:例如薏仁、山藥、冬瓜、紅豆。
女性可補氣養血,多運用紅棗、枸杞、桂圓等。
作息與日常習慣
每晚泡熱水腳,促進血液循環與陽氣生發
避免熬夜、過度疲勞,保持良好睡眠
多走路、多流汗,動則生陽
加強身體代謝與驅寒
適度運動(如快走、太極、健走)
每日堅持喝溫開水,幫助代謝與排寒
若有條件,可諮詢中醫進行三伏貼、針灸或艾灸療程
情緒與心理
夏日天氣燥熱,應保持心情平穩,避免情緒起伏過大,以防耗氣傷神
誰最該把握好三伏天?
以下族群特別適合在三伏期間進行體質調理:
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者
易手腳冰冷、畏寒、體虛者
常年胃寒、脹氣、腹瀉者
有風濕、關節疼痛等冷性病症者
產後虛寒體質的女性
調好體質,一整年都輕鬆
三伏天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免費養生良機。與其貪圖短暫的清涼,不如把握這一年中陽氣最旺的黃金時刻,從生活中做起,調整飲食作息、改善體質、遠離寒濕與老毛病。讓「冬病夏治」的智慧,在您身上真正發揮功效!
小叮嚀:調養從不嫌晚,把握「三伏」黃金期,您的健康可以自己主導!
推薦閱讀
Reliant Energy & Vivint—電力與智能家居安保,專業能源顧問助您節省電費,省時又安心!
逆轉時光: 揭開生命時鐘的祕密 「端粒」的重要性,如何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