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歌曲《不該發生的空難》創作背景


歌曲《不該發生的空難》創作背景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6月,一場震驚世界的空難發生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印度航空一架飛往倫敦的波音787夢幻客機,在起飛不久即突然失去推力,急速下墜,最終墜毀于市區,造成260人罹難。這起事故成爲近年來最嚴重的航空災難之一。

據報道,黑匣子記錄揭示了事故的真正導火索:兩位經驗豐富的機師在起飛爬升時疑似因誤判而切斷了兩個燃油開關,造成雙引擎同時熄火——這是飛行中極其罕見、但又可以避免的人爲悲劇。

正是這段令人扼腕的事件,觸發了詞曲作者泉深的靈感。他以親曆者般的細膩視角,譜寫出歌曲《不該發生的空難》,以詩意與紀實交融的方式,帶領聽者回到那個清晨,回到銀鷹啓航的瞬間,也回到生死一線的機艙深處。

歌曲首段寫道:

“清晨微光亮機窗,

銀鷹啓航赴遠方。

熟手操控神不慌,

哪知油門突異狀。”

這是災難發生前的平靜與專業,正如報道所說,機組人員資深冷靜,操作娴熟,無人能預料接下來“油門被關”的致命一擊。接著歌詞描繪了突發危機時的混亂:

“推杆輕動無聲響,

引擎失力震機艙。

雙眼對望心發慌,

生死一線斷飛航。”

正如黑匣子中記錄到的對話:“你爲何把油門關?”這一問如晴天霹雳,將人禍暴露無遺,也構成歌曲中最撼人的情緒沖擊。

副歌部分重複吟唱: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斷魂撒落在雲端。

黑匣低語成遺憾,

誰能挽回一瞬間?”

每一句都是控訴、是哀悼、更是拷問。從黑匣子傳出的聲音,是技術冷冰冰的記錄,卻也是人命溫熱的絕響。

歌曲後段更深一步探討:

“引擎沉默風怒喊,

座艙掙紮命難還。

機師失措釀災難,

長空自此染血斑。”

這裏回響了飛行員試圖重啓引擎卻爲時已晚的悲劇,也點出了報道中所說的“沉默的引擎”與“無法解釋的錯誤”——一個瞬間的判斷失誤,造成數百個家庭的永久缺席。

結尾處: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人禍怎能說偶然?

願將此事刻碑盤,

換得飛行更平安。”

這正是這首歌的價值所在——將血的教訓镌刻成碑文,讓失去化爲守護未來的力量。

《不該發生的空難》不僅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曲呼喚專業、責任與警醒的紀實之歌。它用藝術的語言告訴我們:高空之上,任何一次人爲錯誤,都是千鈞之重。願這首歌,成爲每一位飛行員心中的警鍾,也爲每一位逝者獻上一曲永不消散的安魂曲。

請點擊鏈接聆聽歌曲《不該發生的空難》:

https://www.quanshenmusic.com/

https://v.kuaishou.com/2EVToYg

http://www.52hrtt.com/mobileview/info/video/D1752028160337.html?areaId=35&languageId=1&isApp=1&flag=1


《不該發生的空難》


清晨微光亮機窗,

銀鷹啓航赴遠方。

熟手操控神不慌,

哪知油門突異狀。


推杆輕動無聲響,

引擎失力震機艙。

雙眼對望心發慌,

生死一線斷飛航。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斷魂撒落在雲端。

黑匣低語成遺憾,

誰能挽回一瞬間?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歸家之路成夢幻,

此刻隨風飄天邊,

親人痛哭望長安。


一問突來心如霜:

“你爲何把油門關?”

搏命重啓救危難,

機身卻已穿樓板。


引擎沉默風怒喊,

座艙掙紮命難還。

機師失措釀災難,

長空自此染血斑。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悲傷寫滿機身殘。

二百六十魂歸晚,

一念之差誰來擔?


啊——不該發生的空難,

人禍怎能說偶然?

願將此事刻碑盤,

換得飛行更平安。